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甲年常年期第一主日(主受洗節)

(瑪三13─17)


耶穌的文化背景


洗者若翰為耶穌施洗式最確切的歷史事蹟之一。然而,每部福音都呈現出不同的意意或不同的解釋

季節


以色列在第一世紀時有兩季節:雨季(從9月底到4月底)以及旱季(從5月初到9月初)。人們在雨季中通常足不出戶。在旱季時,大家出門從事地中海重要活動。大家喜歡看以及被看。就這點來看,耶穌和祂的門徒是典型的地中海人。

耶穌和其他人能夠「浸入」約旦河中表示當然是旱季的開始,那時約旦河和其他支流充滿了冬天的雨水,太陽熱暖了淺水區,溫度適宜。

耶穌的福傳在瑪竇福音中持續了一個旱季。祂死在逾越節,是慶祝下一個旱季開始的豐收節日。耶穌的傳教在若望福音中則涵蓋了三個旱季,因為祂曾經按照春天的逾越節的規定上耶路撒冷。

 

耶穌的身分


在瑪竇福音中,有聲音從天上宣布:「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前兩章,聖史不是已經說明了嗎?

在這追求榮譽的社會中,人們一有機會就必須隨時建立這種價值。瑪竇的耶穌族譜(不同於路加福音)將祂列入與亞巴郎和達味同等榮譽的傳承中。在祂的受孕,耶穌就已有了榮譽的靈性源頭。瑪竇整部福音展示耶穌繼承他的榮譽祖先梅瑟。

在洗禮眾目睽睽下,天主親自宣稱與耶穌有父與子,和主從的關係。沒有這樣的公開宣示,耶穌是無法進行祂的福傳。即便如此,耶穌的鄉親仍舊懷疑:「這人不是木匠的兒子?」......祂的這一切是從哪裡來的呢?」(瑪十三53-58)。


浸洗的意義


從一開始,耶穌的追隨者就對耶穌受若翰的洗禮感到不自在。總之,若翰解釋他的洗禮是為了悔改(瑪三11)。耶穌勝過若翰(瑪三11-12),耶穌並不需要悔改。

瑪竇的記載提供兩個解釋來紓解這樣的不自在。第一個是耶穌受洗的三個紀錄共通點,有聲音來自天上。在希伯來聖經中,這種聲音被稱作「聲音的女兒」(bat qol),也就是天主所說的「回音」。

阿拉美語聖經文譯本(意譯)稱為塔庫姆譯本稱這種聲音為「天上的聲音」用來解釋亞巴郎想要弒子依撒格的不名事蹟(創廿二10),或是解釋雅各伯夢中出現的天使是從天而降,而不是上升的傳統。瑪竇說明天上的聲音是因為天主願意耶穌受洗。天主因為耶穌的服從而高興,用來建議耶穌值得祂的追隨者服從。

第二個解釋是瑪竇福音特有的,宣稱耶穌必須要受洗以「完成全義」。許多學者就像大部分的人一樣認為耶穌對若翰洗者的名聲感到好奇,因此跑來受教。因此,若翰悔改的勸言皈依了祂,改變了祂的心。

耶穌是名工匠。然而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祂曾經欺騙過人,祂了解自己職業的風險,開始接受若翰洗者「結善果」的號召。為了取悅天主,耶穌受洗。因而,祂成了若翰洗者的門徒,分享浸洗的福傳服務(見若三22所報導的耶穌洗禮的福傳,與若四1-2的若翰喜者不同,後期的基督徒傳統所否認的)。

我們了解到耶穌必須發掘自己的身分,分辨天主的旨意,完成祂的命運。耶穌的信念協助了祂。我們的信念如何幫助我們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