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甲年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瑪廿一33─43)

 

 

耶穌的文化背景


今天的比喻提供欣賞福音複雜傳統的良機。瑪竇版本的比喻所包含的元素有些很難追溯到耶穌:提及希臘版本的舊約(33,42節)、賦與寓言的特色(葡萄園是以色列、佃農是以色列的領袖、主人是天主,等等)、和其他。

這比喻在古代埃及(Coptic)傳統的聖多默福音65(第三世紀初)並沒有包含這寓言的成分,也許比較接近耶穌當初所講的比喻。在這比較簡單的格式中,比喻所反射的實情較為市井小民所熟悉,那就是,精明能幹的地主巧取豪奪,卻不在現場。

簡單的比喻


葡萄園主住在不同的國家(33節)。這是加里勒亞當時百姓的共同經驗。地主將葡萄園出租給佃農或收益分成的農民。地主定時派遣自己代理員收租。

當代學者在理解那些幸運擁有土地的農民之後,匯集支離破碎的知訊而對佃農的情形比較認識。有些收成會被用來交換生活必需品。當然還包含社交費(禮物)、宗教什一捐、以及可達到百分之35到40的稅。大約年生產的百分之廿可留下用來膳養家庭和擁有土地農民的牲口。佃農由於所欠的租金所剩無幾。

從這角度而言,這比喻容易解釋。佃農是那麼焦慮、失望以至於暴力相向。他們痛毆並且殺害了來自地主的兩位代表。當地主的兒子出現,他們誤判以為地主已死。他們以為兒子是唯一的繼承人,殺了他可有獲得葡萄園的希望。這計畫既愚蠢又非法,但他們已走投無路只好鋌而走險。地主好端端地活著。大家都知道他會如何因應。他自己會向這些愚蠢的佃農施以報復仇,釋出並租給更多順服的佃農。地主的收成並未因此而被奪走或詐取。如果這是耶穌比喻的形式,就是在警告地主不要自私地貯藏或運走自己的收穫。

比喻寓言化


一般而言,比喻只有一個目的。這是關於缺席的地主與他的佃農之間的故事。寓言化之後,故事中每樣元素都有所指。優秀的說故事員並不用解釋自己的故事(或笑話)。重點是格外清楚。但當故事或比喻經過解釋之後,不可避免的,意義就不只是在字面上而已。

43節中,耶穌(或講道者、或瑪竇)似乎將比喻寓言化,也許根據依撒意亞先知書第五章第一節至第七節。可是得小心瑪竇與依撒意亞之間的不同。依撒意亞先知書中並沒有佃農;天主自己摧毀了葡萄園。在瑪竇的福音中,佃農被摧毀,葡萄園交給了別人。司祭長和法利賽黨人(45節)知道比喻是針對他們,卻又不敢逮捕耶穌,因為廣受歡迎的耶穌被視為先知。

瑪竇福音很清楚問題出在以色列的領袖而不像依撒意亞先知書出在以色列本身。由於他們不結果實,像佃農的領袖們必須被取代(見瑪三8、10;七16─20;十二33;十三8;廿一19)。因此,領袖將從失敗的當政團體移交給會結出果實的不同團體(43節「外邦人」這字有點可能)。這群人就是猶太基督徒團體的領袖。

這簡單的比喻激發探討關於地主的責任和與佃農與工人的關係。瑪竇寓言化的比喻促使他當時的人以及現在的基督徒和猶太人(和所有不同信仰的人)反省彼此間的關係。這並不支持任何有一個人種優越其他人種或取代其他人種的說法。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A. 出版 Minnesota,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