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甲年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瑪廿1─16a)

 

耶穌的文化背景


天主像什麼?回答這一般問題的總是反映出詢問者或是答覆者的文化。今天的比喻報導了許多耶穌答覆中的一項。

有限的物資


對於是否油、工作、金錢、或是其他種種,美國人一般上相信「總比這些來源充裕」。這些態度使得美國人很難理解像短缺、滅絕等類似的概念。

我們地中海的信仰先輩相信「總比這些來源缺乏」。任何事(工作、財富、榮譽、或任何可以想像的)在數量上是有限的,並且分配好了。葡萄園裡的工作已經額滿了。其他工人哪能膽敢想像還有職缺呢?

再者,求職被視做剝奪雇主所擁有的東西。這是丟臉的事。必須是由老闆邀請工人為他工作。這比喻中的老闆出門尋找可邀請的工人一天五次,而且每次見人就雇用。老闆與這些受僱工人的作法是非常榮譽的,因為這是尊敬所有物資──包括工作──都是有限的文化概念。

 

主人


在美國,工人求職,雇主聘雇最優秀的工人,他們在薪資上和年資達成協議。這在古代地中海的世界中根本不存在,而且也不曾出現在這比喻中。

老闆只有許諾首次雇用的工人的一天工資。他們議定好了。老闆對第二次(以及後來的)的工人說:「按公道給你工錢」。

到了黃昏,老闆先給最後受雇工人薪資。這是故事最重點,缺了這一環這故事會失效,因為若付了首批的工人的薪資,他們沒有理由再留下。這一點再次說明為古代地中海的百姓,老闆扮演兩種角色:既是雇主,也可能是家主。

家主是東西的所有人,能自由地對待其他的人(總是低階層的),「好像」將他們視為家庭成員。沒有人能夠約束或是「掙」得到這樣的待遇,然而地中海世界的古代和現代人都期待著這樣的主人。

葡萄園老闆對待最後的受雇工人很大方又慈祥,「好像」是自己的親戚般。他們沒做任何事來「掙」得到這樣的待遇。老闆視他們為親戚給了祂們「公道」。同時,老闆依議定來對待首批的工人。如果老闆選擇他們「好像」親戚,它可以不理會議定,大方善待他們。但是他並沒如此行事。為首批的工人而言,葡萄園老闆選擇當雇主;為最後受雇的工人,葡萄園老闆則選擇當家主。

 

你邪惡的眼神?


那些沮喪的首批受雇工人訝異到:他們原來不過是個「傭工」而已。他們怎能夠與老闆相抗衡呢?至多只能對老闆的財富「抱以邪惡的眼神」(有人翻成眼紅)!許多英文的翻譯,將「你嫉妒嗎」的用語取代希臘文「抱以邪惡的眼神」。嫉妒是好的翻譯,使人能全然欣賞地中海人所理解的嫉妒。這並非只是渴望擁有他人所的東西而已(例如,像這樣的葡萄園),而是渴望這件東西(例如,這葡萄園)。這樣的渴望暗含著希望老闆死或生病,這樣葡萄園就徹底毀滅。在這些情形下,嫉妒者希望東西的擁有者失去它。

耶穌並不是談論經濟,而是中東對神的觀念。耶穌的解釋迂迴地暗諷是天主對待人的選擇反映人如何處理天主。這些概念瓦解了美國人在同等機會、合同、年資和其他等等的經濟概念。從美國人的角度,天主該如何行事?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A. 出版 Minnesota,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