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甲年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瑪廿一28─32)

 

耶穌的文化背景


有位在中東的傳教士慣以二位兒子的比喻(只有28─30節)詢問所拜訪的村民:「那位兒子較好?」。毫無疑問,絕大多數回應是那位答應父親的那位較好,即便他並沒有上葡萄園工作。他回答得既體面又尊敬,正是父親所中聽的話。至於會不會上園裡工作並非重點,榮譽才是中東所講究的。

眾所周知中東的生活是非常公開的。這個文化所崇尚的核心價值─榮譽─要求事事攤在陽光下,讓人置啄。這比喻中父子的對話並非私下進行,而是在大庭廣眾下受人矚目。就如同他們當代的子孫,在這比喻的中東鄉親比較贊同那位尊敬卻不服從的兒子,而不喜歡那位不禮貌卻服從的兒子。

 

理想與實際 


所有的文化都會區分理想與實際,但是一般而言,其他文化對理想與實際的分際較古代中東文化大的多。西方人普遍相信理想是用來評鑑實際的規範。如果實際不能符合理想,就有瑕疵。

有些中東的文化喜歡模糊理想與實際之間的分際。正如現代中東人回應耶穌的比喻,古代人也相信──言行不一──給予體面的答覆就綽綽有餘。在他們的想法中,言詞符合冠冕堂皇的理想就足以滿全「孝敬(榮耀)」父親與(母親)(申五16)。

榮譽是公開的聲明符合大家的認同。父親在眾人矚目下要求兩個兒子。他的面子就在於兒子們能夠尊敬的答覆。回覆將備受矚目。一個兒子回覆得體面,在群眾的眼裡這父親的聲明是有效的值得肯定。另一個兒子回覆得不體面,他公開地羞辱父親,群眾見到立即會認為這父親好沒面子。群眾或父親似乎都沒回去驗證二位兒子的兌現。

耶穌的挑戰


耶穌並沒有問那位兒子的行為是體面的。他問道:「這兩個人哪一個履行了父親的意願呢?(31)」現代中東人肯定會贊同耶穌聽眾的判斷:「先前的」,也就是,那最後按照父親的旨意到葡萄園中工作的那位。他們都了解服從的重要性,但是體面比較重要。

解釋


當耶穌在聖殿講道時,司祭長和長老說趨前來質問耶穌:「你憑什麼權柄做這些事?誰給了你這種權柄?」「我們這些聖殿官員並沒有委任或允許你!」他們挑戰耶穌的權柄,耶穌就以這比喻來回覆。

兩個兒子的比喻成為耶穌維護名聲的主要策略並且迎頭痛擊它的對手。聽眾對這比喻的用意再清楚不過了。加上解釋,耶穌更是在這比喻所撕開的傷口灑上鹽。稅務員和妓女就像是前一位兒子。他們原先拒絕天主,但聽了若翰洗者的講道,他們皈依了並且行中樂天主的事。司祭長和長老就像第二位兒子。他們同樣聽了若翰洗者的道理,也看到了稅務員和妓女的回應。他們假裝接受卻拒絕承認若翰是天主所派來的先知。他們縱有三寸不爛之舌,能言善道仍是不夠的。「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瑪七21)這是美國人指責某些宗教人士為偽君子的用意嗎?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A. 出版 Minnesota,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