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甲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瑪十三24─43)

 

耶穌的文化世界

 

敵人與報復


專家描述地中海社會為好爭論的,就是敵視和衝突導向的社會。今天的公開比喻正是此寫照。

仇人在麥田中撒上了莠子。僅僅說明卻沒有評論。耶穌的聽眾十分明瞭。生於某一家庭,不僅繼承了家族的榮辱和朋友,也繼承了世仇。

為何在古代家庭家族成為仇敵,理由相當多,但是結局總是一樣的。不和與爭執一經發展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他們雖不知道,但總是猜疑仇敵正處心積慮地羞辱自己的家族。

在這故事中,羞辱在播麥種後不久就已撒下,羞辱對手得等到莠子成熟到與麥子有別時,才算功德圓滿。這時整個村落都會發覺地主的恥辱,並且譏笑他。

當地主要僕人放任莠子生長直到收割時,譏笑諷刺就更加不可收拾了。市井小民期待著報復、復仇。然而,地主似乎莫可奈何,被仇人玩弄於掌。在電力和電視發明之前,這類的爭執提供了村落的茶餘飯後的八卦娛樂。

但外在只是個欺人的幌子。這地主不僅機敏且機智。他知道在養分和水分的吸收上,麥子強得足與莠子匹倍。在收割後,地主不僅榖倉充廩,而且更有想不到的燃料。莠子伎倆產生反效果,沒羞辱到地主,反羞辱到自己。到最後,地主與僕人才是贏家。仇人只好自取其辱。
這是件有趣的教訓。耶穌的聽眾再次明瞭這不是農事智慧。它是一則文化的價值。這比喻文字之外的「內涵」("something other" or "somethingmroe")也許是地主的拒絕報復,才算公平。在這充滿復仇的社會,地主的無動於衷的確強而有力。

義人的辯解(the vindication of goodness)


正如播種的比喻(瑪十三1─23),瑪竇再解釋「自己人 ingroup」(36─43)。這解釋並未隨著耶穌的比喻起舞。然而,故事中的每一項目都含有不同的意義。這種方式稱為寓言詮釋(allegorization),早期基督徒愛用此種方式來解釋耶穌的比喻。部分原因是由於許多早期的基督徒不再能了解享農民的世界觀和經驗。瑪竇的團體該是城市居民,對於細膩的農村事物毫無知悉。

即便如此,寓言詮釋同樣忠實地針對地中海的基本信念,尤其是大多數的人對於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活相當了解。他們受制於另一世界的權下:天主,邪惡者,和天使。

善人受苦,惡人享福是他們日常經驗。在這寓言解釋中,正直人安慰就是到頭來天主會制服惡者,送他們下地獄。善人則「在天父的國度有如太陽發光」。

當代的信徒也許覺得蠻有趣,但是在深思熟慮之後得承認,對於週遭的惡人,也拿他們沒辦法。即便死刑也無法制止,我們和信仰先輩一般處於同樣的焦慮中。

地主深信麥子終將不受莠子的影響值得繼續推敲。崇尚善較懼怕惡來得偉大,它是對抗猖獗愚蠢暴力的最佳武器。在歷史中,它曾成功過,只要給予機會它能夠再成功。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A. 出版 Minnesota,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