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甲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瑪十37─42)


耶穌的文化世界


家庭的聯繫(bonds)


家庭(親戚)是古代地中海世界的社會機制中心,正如今日世界的經濟一樣。耶穌對門徒要求愛祂要超過他們的父母兒女嚇到了第一世紀的聽眾(37)。這裡有一些背景能幫助縣帶美國人了解這種震撼。

古代的中東家庭非常大而且擴及很廣。它包括了父親和他所有的孩子,加上結了婚和他們的家庭,通通住在一個地方。理想的婚姻對象是堂兄弟姊妹(伯、叔父的女兒),這樣能親上家親,聯繫穩固。其結果是「我們家」對抗「其他人」的心態。

娶嫁非家庭成員的外人是不可思議的。類似「蕩子回頭」(路十五11─32)斷絕所有家庭關係不僅愚蠢而且等於自殺。除家庭外,無人可信任,無人會幫助你,那離經叛道的兔崽子很快地就學到錢用完了。

離開自己家庭會產生嚴重的後果。他不僅放棄了與生俱來的基本榮譽與地位,並且喪失了所有家庭經濟、宗教、教育和社會的關係。也許最嚴重的災禍就是喪失了與地域的關係。這是相當嚴重喪失而且有生命危險的。這就是當耶穌說「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和「為我喪失自己的生命」時,心中所思念的。

友善接待對立家庭(hospitality vs.family)


祂提供些什麼來交換嗎?有的。祂為那些追隨自己的人建立一個有如「替代」家庭的團體,這新的組合不是靠著血統來維繫而是靠對祂的獻身來維繫。瑪竇在其福音中很清楚地描繪了這點。

特別是,耶穌提醒地中海的聽眾另一項可彌補與家庭分離的文化社會機制,名之為友善接待。友善接待在中東的定義是只由男人擴及至完全的陌生人(擴及至親戚的叫做不變的仁慈)。

友善接待提供了家庭(像創十二的亞巴郎家族)或一小撮人(像創十九羅特家)的在毫無親戚的陌生環境中安全穿梭往來。耶穌勸誡這新的追隨者團體要奉行友善接待為能彌補那喪失家庭的優勢。當中東文化大部分的友善接待報酬是來自受惠者的讚譽,而耶穌將友善接待毫無關係的信徒與天主的報酬連結在一起。

今天福音的結尾,焦點回到宣報者(正如同瑪竇十章的開始)。這裡提到由耶穌所派遣的先知、義人(holy person)和其他人。任何接待他們的等同於接待祂,並且光榮了遣送子的天父。

 

基督徒的安慰(consolations)


這些勸誡相當重要因為它至少提供了兩種安慰。一種安慰是來自脫離了原生家庭結果獲得了由毫無關係的信徒所組成的代理家庭。另一種安慰是來自耶穌追隨者在宣報中與猶太競爭者接觸的艱鉅工作。

美國人也許會發現這些概念有點奇怪。美國年輕人從小就被教導(socialized)要離開原生家庭並建立自己的家庭,有時候在不同的城市或州。地中海人對離開原生家庭的經驗對當代信徒產生不了共鳴。

再者,美國人友善接待只限於家庭成員以及一些特殊的人。美國最近堂區調查發現一般而言他們並不怎樣友善接待新進者或者訪客。

今天福音挑戰當代西方信徒兩個關鍵概念。對耶穌保持忠貞的「真正代價 real cost」是什麼?以及西方信徒該如何對待,特別是那些不同思想模式或有特別需要的信徒?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A. 出版 Minnesota,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